宁乡张 发表于 2013-3-13 20:56:18

写得不好吗?这可是事实啊!

宁乡张 发表于 2013-3-12 16:45:53

徐汉生当连副

本帖最后由 宁乡张 于 2013-3-13 20:49 编辑







“时逢盛世,遭遇明君,学以致用,立身成名。宰辅忠贤,庙堂胜算,妙无遗策。”毕竟是封建时代文人墨客为后世哪些皓首穷经的继续者所描绘的“天下大同”。历史长河中,人来人往,风云人物,层层辈辈。然而,在人潮的滔滔巨浪中,又有多少英雄豪杰,能最终踏着“万骨枯”而成为耀眼的星星呢?又有多少俊杰好汉,因时运艰难,又最终成为一个落魄者呢?又有谁来为他们歌唱,谁为他们抚慰灵魂和肉体的伤痛?
“武昌火车站过去就是徐家棚”。耄耋之年的抗战老兵,廖文湘老爷爷,面对着七十年前的往事,依然能够比较详细地记起。
   “徐汉生是我们战炮连的连副,他比我稍微大一点,家就是在徐家棚,抗战胜利后,我去过多次”。上苍慈悲,他一定是非常害怕这个民族“好了伤疤忘了痛”。也许是有意,也许是无意。给这个饱受屈辱的民族,在莺歌燕舞,一派升蒸的纸醉金迷之间,似乎是不经意地,让人们不得不回忆起这个民族曾经的苦难和耻辱。
   "他是一四一师少将参谋长徐鸿诚的儿子,湖北武昌人,鲁西战役中,他们和我一样被俘虏”。幸存的老兵,面带着历史的无奈,静静地告诉我为段历史的真相。
   对于从民国三十四年七月,(1943年7月)。从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五军,军属战炮营,作为骨干补充到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二军,第一四一师,师属战炮连的老兵,哪些为国家,为民族而奋勇向前的岁月,真的不是哪样遥远,遥远。人生壮丽辉煌而又苦难煎熬的岁月,真的没有七十年的尘封。连副徐汉生,你还在吗?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徐汉生当连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