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老兵之家-援助抗战老兵的公益平台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2050|回复: 3

长沙266周秀莲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5-12-23 20:37:5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周秀莲.jpg 姓名:周秀莲
性别:女
出生日期:1907年1月24日
籍贯:雨敞坪
住址:岳麓区雨敞坪镇新卯村
部队番号:第五军
从军经历:1931年,24岁的知书识礼大家闺秀周秀莲嫁给本地人杨平(字:汉皋,黄埔6期军官)之后随军。
     1938年随丈夫入第五军,杨平任新22师66团上校付团长,老人和杜聿明将军的夫人曹秀清女士一起,在第五军的被服厂任中尉管理员,后升上尉管理员。
     1943年6月20日后杨平上校在战斗中负重伤牺牲,追认为少将。老人扶丈夫灵柩回老家,从此,脱离军队。
     1944年长沙沦陷,日寇入侵卯田,杨家老屋被付之一炬,夫妻二人的所有证件都化为灰烬。
生活现状:1949年以后,老人就在卯田农村和儿孙一起生活到现在。
     这一次我们和岳麓区统战部的刘主任一起,上门核实老人的老兵身份,确认无疑,在走访单上有统战部的确认公章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22 21:38:40 | 显示全部楼层
在跨越晚清、民国与新中国的109年里,老人周秀莲像部活历史。如今109岁的她记忆力超群,能从现在一直回忆到80多年前。
  这个“藏”身于乡邻之间的老太太,身材瘦削,好似并无不同寻常之处。但她却是已知的年龄最大的抗日女兵。抗日期间,她一直跟着军人丈夫出入枪林弹雨。只有闲时才是女人,玩玩小麻将。她的麻友圈里有杜聿明、邱清泉、郑明新等人的夫人,甚至还跟宋美龄一起看过京剧。
  很多人慕名来听她讲“那时候”的故事,她也时常麻利地拿起拐杖,挪动弯成45度的身子,笑盈盈地走到大家中间,云淡风轻,脱口就是故事。
  读过书认得字,才混入“麻友圈”
  从长沙市区到岳麓区雨敞坪镇新卯村周秀莲家约40公里,不熟悉路况,很难顺利找到。8月10日,走进周秀莲家时,她一人在家,坐在床前的椅子上,有人走近,她笑着让大家在桌上找到纸笔,将名字、单位和联系方式写上。看完这些字,她便麻利起身,拿着拐杖走进厨房,硬是要切西瓜待客。大家摇手说不要,她好似孩子般生气,一直重复:“吃咯!吃西瓜咯!吃点西瓜!”一直等到大家都吃上了,她才坐在凳子上示意继续将问题写在纸上。
  原来,她这两年耳朵近乎失聪,交流只能通过纸笔,别人写,她回答。这也难怪,一进门就能发现她桌上叠了好多裁剪得当的小纸片和笔,她说话极为大声,却总在问大伙是否听得见。这本子上已经记录了十来个问题了,突然有人好奇,“您怎么认识这么多字?”她掩嘴一笑,“我要不认识字,怎么去军队里当后勤,怎么去当收发管理员,怎么能跟‘厂长’他们打麻将?”见大家似懂非懂,她继续解释,“我丈夫杨平是个军官,是杜聿明的部下,所以我有时就跟杜聿明、邱清泉、郑明新他们的夫人打麻将或看他们打麻将。”
  她说起自己读书的一段经历,她出生在卯田村(现叫新卯村)的一个大户人家,父亲可能受过新式教育,对女儿非常重视,因此她有幸去学校上过学。她上学的课程安排上午学缝纫、做衣服,下午读书。“学校人不蛮多,我们下午读书就读《百家姓》《增广贤文》等等书”。上学时,学生都是自己带饭去学校,在学校吃完午饭后回来睡午觉,下午再去学校上课,“下午老师还要查到,一个个点名,念到名字我们就回答‘有’。”她说得很投入,说“有”的同时还举起了手,好像又回到了当年。“你不知道哦,我们那时候课外活动就是在学校爬树。”说完,她来了精神,“我那时候能爬好高的树,学校里还很少有人比得过我。”

  “你们会觉得很奇怪吧,她跟那时候的女性完全不一样?”周秀莲儿子杨兰桂笑着说,他母亲是很有个性的,当然那时候的传统她也有,比如做衣服这些事,她有手艺才进了部队的眷属工厂,在那里发挥了长处。就在前几年她还织手套、帽子送给邻里。如今老人还自己缝补衣服,袜子破了,老人还用针线缝补成别致的图案。
  周秀莲1931年嫁给同村人杨平。当时,杨平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,是黄埔六期学生,调入关连中将军25师所部75旅150团(团长郑明新)二营(营长罗义邦)第五连,任连长。不久后,杨平又调入第五军第22师(师长邱清泉)66团(团长刘俊生),任二营中校营长,成为杜聿明的部下。周秀莲随夫出征,在杜聿明夫人任厂长的被服厂做事,很快升为上尉收发管理员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22 21:39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随军抗日,常常忙到凌晨三四点
  刚进屋见到周秀莲的时候,她说手臂痛,在擦药,这是当时在被服厂高强度工作留下的后遗症,“那时候前方战士到哪里,我们就跟在其后几十里,常常忙到凌晨三四点。”她还落下了腰痛的毛病,住过两次院,都跟腰痛有关。
  1932年,周秀莲与杨平从长沙出发,由江苏徐州九里山开往河北抗日前线,在河北省石家庄等地驻扎于密云、抗庄府和长城一带抗击日寇。1933年还经历了大战役古北口战役和居庸关战役。杨平在这几次战役中表现优秀,晋升为少校。
  周秀莲记得,随军日子过得异常艰苦,他们跟部队一起前行,她骑马或骡子,腿肚子常常痛得要死,那时候行走的道路常有齐膝盖深的坑洼,一不小心就栽跟头,“我们女眷要把帽子戴得低低的,遮住额头,再把脸遮住,怕日军认出是女人。”那时候,她只是女眷,还未真正进入部队的后勤,头顶日军的飞机轰隆隆,经常“吓得要死”。

  1938年12月,杜聿明的第200师扩编成新编第十一军,从湖南湘潭移驻广西全州,杜聿明为副军长。不久,番号又改为第五军,成为抗战初期唯一的机械化新军,杜升任军长。杨平随后调入中央陆军第五军(军长杜聿明)第22师(师长邱清泉)66团(团长刘俊生),任二营中校营长。因带兵出色,不久便升任66团上校副团长。
  也就在这时,战事日紧,为了让军中女眷发挥作用,军队成立了眷属工厂,杜聿明夫人曹秀清任厂长,周秀莲也进了工厂做事。一开始,她只是单纯地做手工,后来,曹秀清发现她读过书,就让其担任中尉收发员,因工作出色,又升为上尉收发管理员。“那时候军长(杜聿明)优待我,看我小孩子多,从中尉升到了上尉,还下了令,有张委任的纸。”那时候的眷属工厂有500多人,周秀莲管理的是收发线,她记得军服和被子等经常是十套十套发放,还要将每套军服的扣子仔细装好,“十堆一下,有扣子有线,还要卷起来,扣子具体多少颗我不记得了,总之带上衣襟、领口和袖口的应该不少于十颗,非常精细的。”她们工作也跟部队一样严谨,容不得马虎。“我们不能涂脂抹粉,不能描眉擦口红,也不能涂指甲,那时候杜聿明还要求军队内部不能打牌、喝酒。”战事一急,周秀莲她们就忙得不可开交,前方战时打仗要后勤保障,衣物被褥帐子,她们都需要赶工,所以,凌晨三四点休息是常事。“我们也差不多是在前方,因为和战场只隔着几十里路。”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22 21:39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见识蒋介石打麻将,和宋美龄一起看过京剧
  周秀莲也不是时刻紧绷着弦过日子,因为部队也会休整。她打麻将也就是部队在北京北苑和南京休整的时候。一开始,她并不会玩麻将,只是在旁边“观战”,她看过丈夫杨平和杜聿明还有其他军官们打麻将,也见过官太太们的麻局,通过一旁观看这些高手之间的“过招”,她竟然无师自通。
  “麻将还用别人教?不用的,连小孩都会。”一提起麻将,周秀莲像是换了个人,她笑着一会儿竖大拇指,一会儿伸小指头,大拇指代表的是跟她打麻将的大角色,小指头是她自谦的小角色。“杜聿明、邱清泉、宋美龄他们都是大角色,我们都是小角色,经常能看到,但是能有交集打麻将的时候不多的。”
  那时候“厂长”曹秀清有空闲了就会喊她打麻将,她就在麻将桌上学会了官太太们只赢不输的“高招”。可一提及这“秘密武器”,她就开始眯着眼笑得让人捉摸不透,这时候她儿子跟着笑,“她不会说的,我也好不容易从她口中得知,她们那时候打的麻将是牛骨头麻将,麻将很小,你发现她手指很长吧?官太太们就利用这个优势,在不经意间勾勾手指,趁大家不注意,想要的牌直接就到手中了,有点出老千的意味。”周秀莲仍然笑,她说打麻将也是靠手气的,但是她十有八九会赢。再追问她打麻将的其他经历,她摆摆手,“没打过,没空打。”可等不了一会儿,又会像肚里淘货般将自己的经历说出来。
  她除了跟杜聿明夫人、邱清泉夫人等打麻将外,有时候还会跟着杨平去他的同学家打,“我跟他去田团长(她口述为田萼云,益阳人)家打过麻将,田团长是益阳人,后来在昆明牺牲了。”“我们两口子跟他家两口子一起打,打五块的,我记得他夫人长得可漂亮了。”说起这段往事,她笑得很开心,显然这是战火纷飞的年代里,珍贵的片段。
  周秀莲叹了口气,“我们那时候打至少是打一块钱的铜币,输赢几十块钱。”她工资80元每月,1元钱就能买到100斤谷子。“机械化新军是蒋介石非常倚重的,所以那时候我时常能看到蒋介石和宋美龄,也有机会见识过蒋介石打麻将。”周秀莲记得蒋介石跟杜聿明打麻将的时候手气非常好,经常自摸,“我记得他说,带兵打仗我可能没你们在行,但是打麻将你们比不过我。”她和宋美龄没有打过麻将,但是在南京的时候偶尔会见到她,“她留着刘海,有气质,但是不是很漂亮的那种。”周秀莲把手放在额头,比划着宋美龄留刘海的长度。部队在南京休整那会儿,她和宋美龄去南京大剧院看过京剧。
  “家烧没了,邱清泉给100块救急”
  1942年,第五军军部调任杨平为第五军军官干部技术训练大队任上校大队长,在云南密云、云龙、腾冲等地迂回和日寇对抗。1943年6月20日下午,第五军在中缅边境丛林的一次对日作战中,杨平负重伤牺牲。
  周秀莲带着几个孩子哭成了泪人,部队给杨平办了追悼会,并将他晋升为少将,派员随柩护送他回家乡。她带着孩子将丈夫送回了卯田村安葬,结束随军生活,在杨家老屋住了下来。
  “1944年农历9月17日那场大火可大了,我家全部烧没了,除了我身上带着的东西,几乎一无所有。”丈夫去世后,历经劫难的她独自在老家抚养孩子成人,日子倒也还平静,可没想到还是没逃过第四次长沙会战。“杨平的一切证件、同学录、军官证、抗日纪念章、抗日远征军证件等都被烧毁,我带着一个箱子,领着孩子们逃往安全地带,老照片什么都没有了。”此前不管什么风雨,周秀莲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,可提及这段,她反复强调“吓得要死嘞”,还用手绢遮住半边脸,再拿起不久前才托人找到的杨平旧照,哭得极为伤心。
  带着几个孩子逃难,周秀莲心力交瘁,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,她在长沙抚恤金联络处碰到了邱清泉。见到“上司”,她提及自己的遭遇,邱清泉拿出100元给她,还派人接她回当年的被服厂工作。
  “我是快解放了才回家的。”回到家乡后,周嫁给了杨平的堂弟,生了两个孩子。她极少提及以往这段历史,若不是一直保持军队作风,没人会知道她是上过抗日战场的人。她内务整理非常整齐,就连要洗的衣服都叠放得没有一丝褶子。“她现在还能把被子叠成五种花样,起床后所有的整理就只要五分钟。”杨兰桂记得母亲耳朵失聪,还能非常机智地处理一些事情,前不久,家里来了陌生人,她一个人在家,感觉那人有点问题,她大声朝楼上喊,“来客人了,你们怎么都还不下来。”那人一听赶紧走开了。
  她依然爱好麻将,村里很多人会打麻将都是她教的,“那些跟我打麻将的老婆婆们都比我小,她们出牌慢,打得小,我喜欢打五块、十块的,她们只打5毛。”可她又感叹,如今,这些打麻将的老婆婆们基本都去世了。如今,她只有听到孙子孙女要回家时,或者来了客人,才很迅速地摆好麻将桌,等他们进门一起过过“招”。
  感觉客人要走了,周秀莲靠近麻将桌,欲言又止,看穿她的心思,大家就留下来陪她搓麻。两盘下来,她总在催促年轻人赶紧出牌,有人胡了就离开了,她还非常专注地盯着麻将桌,研究为什么会输?看出一点端倪后,她拉着一位新手,“接下来出这个四万,这是没用的字,然后再出这两个六饼……”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湖南老兵之家

GMT+8, 2024-5-6 06:02 , Processed in 0.044784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