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下发初访记录,诸位可与本人整理的资料进行对比:![]() 入伍时间:1944年3月 入伍地点:湖南省桑植县 长官姓名:师长孙立人,营长李永金,连长涂XX 参加战役:八莫,密支那,付康河战役 从军经历(必填):(根据老兵自述整理)1944年3月初,初中差一学期毕业,因为家里穷,跟到43年参加常德会战在73军当兵的哥哥到临澧。当年9月,响应蒋介石的“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”的号召,加入青年远征军。经湖北来凤到重庆,同去的有大学生、高中生,初中生很少。我们飞跃驼峰、过金沙江到达南木加,训练3个月后,分配到新一军38师特务营1连1排,军长(师长)孙立人,营长李永奎,连长姓涂,排长是一个学音乐的大学生,姓名我记不起来了,当年还跟着他学唱歌。我们穿的是罗斯福式军装,吃饭用刀叉,餐具上刻有“US”字样。与日军30(55)师团在八莫激战、密支那数次失而复得和付康河激战,战败的日军残忍的烧死伤员杀掉慰安妇。尽管我们的火力很强大,有120、150的大炮、重机枪、卡宾枪、半自动步枪等武器,一个团打得都只剩下不到一个营了。最后决战腾冲,用空运来的喷火器才打掉日军的碉堡,在21军、第5军、66军的配合下,取得胜利。 抗战胜利后,留到贵阳20军133师398团8连继续给营长李永奎当勤务员,军长杨干才,师长陈亲明,团长姓单,名字忘了。1945年10月,在湖北当阳河庙镇接受日军投降。1948年8月,全师乘坐轮船增员淮海到蚌埠,1949年4月20 ,在芜湖起义投诚加入陈毅率领的华东野战军27军79师炮兵连。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,1953年10月回国后复员。 享受老退伍军人待遇,每月生活补助790元。已被授予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|
本帖最后由 龚厚钦 于 2016-1-13 21:50 编辑 无徳之人,死不改悔。本地老兵关爱不好,为了诋毁张家界抗战老兵李祖军爷爷,已使出浑身解数。实乃可恶可鄙可恨之徒也! 考虑到李祖军爷爷年岁已高,还有大跃进时期被错误的打成右派回到农村,1979年中央文件要求平反收回单位至今还没有落实,饱受冤屈,委托铁匠正在维权。所以,即使被恶意诋毁,铁匠还是没忍心告诉他,怕给爷爷带来伤害。今天慰问慈利县抗战老兵回来后,19:15,接到爷爷的电话,他说:“昨晚到今天接到好几个陌生人的电话,多数都很好,但有个石门姓林的态度十分生硬的质问我,说我讲的与石门5、6个远征军讲的对不到,到底是怎么回事?我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,总觉得有点溪跷,他不象是好人。”此刻,铁匠不得不如实告知:“他真不是好人,全国志愿者中就他认为您不是抗战老兵,还公开发在网上,我已限时要求他公开道歉,否则将追究他的法律责任。”爷爷说:“好的,我支持,全权委托你办,对坏人不客气!”爷爷依然铁骨铮铮,铁匠深受鼓舞! |
根据我认真阅读李爷爷的口述笔录,包括武将军的电话问寻笔录,得出的结论是李爷爷可以确认这抗战老兵。我们确认老兵,就是要根据老爷爷的所有回忆中,的关键一点或者2点,而能够证明其能加抗战的笔录中有多方面可以证明其为抗战老兵。我们没有必要把爷爷所讲述的所有经历用真实的历史去检验。因为,这个岁数的老人记忆是混乱的,就是没有混乱,作为一名普通士兵或一级军官,就当时的情况,是很难掌握战役全局情况的。本人长期在作战部队的司令部担任参谋军官,参谋军官的职责就是为首长提供部队兵力配置、作战部署方案、定下作战决心的依据,战后又负责收集各部作战情况,负责整理上报《战斗详报》。所以就一个师来说,营、连以下军官是很难掌握全局情况的。即便战役发起前掌握一些部队的兵力、配置与部署,随着战役进行,各部队行动方案的调整,以级军官根本不可能掌握全局情况。李爷爷所讲的集团军的行动可不去验证其真实性,因为根本没有必要。 |
本帖最后由 常德1+1武德将军 于 2016-1-17 13:11 编辑 杨柳兄,其实大多数人都理解我的本意,就是要完善这一份老兵的资料,你做志愿者想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,做关爱抗战老兵的艰辛想必你也是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,我们的老兵资料如果不准确、不严谨,如果被有心人看到了,难保不会被人利用起来攻击我们关爱抗战老兵活动,难保这些人不会说:你看那些所谓的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尽搞些假的、尽搞些内战老兵、来骗社会上的钱,他们才不管你是龙越还是关爱或者是老兵之家,那样如被有心人推波助澜,将会对我们整个关爱抗战老兵活动的公信力造成毁灭性的影响,这是我们的不可承受之重。正因为如此,我们就必须严谨再严谨,力求资料尽可能服众,至于李祖军老人的第一份走访资料,我上面也附的有,我想你自己心中想必也有自己的看法,我质疑的几点是不是有道理,而我后来整理的与第一份资料又有哪些区别,我想你应该也看到了。 具体到李祖军老人这个事来说,也是长沙一个朋友看到了这个老人的资料后,发给我看,说你们都关注的是一些什么人,其实说实话,我很少看除了我们石门之外的老兵资料的,但是我看了他发给我的链接后,当时就觉得不对劲,因为我们石门跟着郑洞国到缅甸和云南的驻印军与远征军多,青年军也多,所以我对青年军和缅甸以及滇西战役的战史是有所了解的,当时我看到那一份资料后,一查战史,觉得很多地方与历史完全不同,所以觉得疑问特别大,因为通过审核了,所以我才发公开信质疑,其目的无它,就是要求审核组通知志愿者重新整理资料,以避免社会议论。 至于李祖军老人本人,我看了视频,也与其直接通话了,根据他对缅甸一段经历的陈述,我倒认为他有可能是驻印军,只是后来的战役经历是记忆有误,可是我再三提醒,他却反复坚持,就让我困惑了,这几天,我QQ上一个热爱军史的朋友也在了解这个事,他说看视频,老人应该有驻印军经历,但是他说的120和150榴弹炮,这个又对不上军史,因为没有120口径的榴弹炮,而驻印军又没有装备150的榴弹炮,只装备有105和155两种口径的榴弹炮,我不是搞军史的,对这个我不了解,只是注明说一下。 我对这老人的内心里判断是这老人可能去过印度,行军途中经过胡康河、密支那,所以把后来那些八莫腊戌的战斗记成胡康河密支那战役了,可是我再三提醒,老人反复坚持,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,所以如实记述,只怕怕还要请老人好好回忆一下,光凭去印度的几句只能算是孤证。 那天我本来想录音的,就是怕人借这个事做文章,但是由于技术条件所限,我不会搞,所以才在特别注明,也别说我年轻气盛什么的,我是农村人,我和老兵打交道了不止一天两天了,我自然知道怎么和老人打交道,我和老人倒是有说有笑,挂电话时我明显听得出来,老人非常高兴。 至于梁振奋一句么,只是一个孤证,他又没在军部,军部的那些军长师长可能熟悉,营长未必记得那么清,所以我在后面特意强调,只是一种个人的说法,不代表就是真理。 |
入伍时间:1944年3月。1945年9月回国以后,留到贵阳20军133师398团8连继续给营长李永奎当勤务员. 李永奎 烈士殉難日期:民國030年03月。也就是 1941 殉難吧。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人呢?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